始于1996年的浙川對口幫扶,雙方攜手已有27年,跨越千里,山海情深,孕育出濃濃的“浙川情”。
自2021年新一輪浙川東西部協作啟動以來,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積極向綿陽市平武縣提供全方位、多領域的精準援助,通過產業扶持、教育支援、醫療援助等方式,與平武縣共同探索一條符合當地實際的振興發展之路。
面貌煥新 幫扶投資帶動產業升級
“幾年前果園里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下雨天在這里行走,腳上必定會沾滿泥巴。”近日,站在平武縣平通印象梅林山頂的觀景臺上,平武縣平通羌族鄉桅桿村村委會副主任張小斌一邊用手指向蜿蜒穿梭的觀景步道,一邊向記者說起果園以前的場景。
果梅及其加工品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如今也廣泛用于飲料、酒類等加工產品。由于氣候條件優渥,天然適合果梅生長,一直以來,平通羌族鄉把果梅作為重要收入來源,大部分家里都種植有不同品種的果梅。不過,苦于基礎設施不全、道路不暢,客商和游客常常對這里望而卻步,無法產生增值效應。
在平武縣與衢江區聯合調研后,依托衢江—平武東西部協作平臺,累計投入東西部項目資金1350萬元,按照“現代農業、農旅融合、城鄉統籌”的總體發展思路,把道路、灌溉、公共設施打造和完善,在此高水平建成“果梅—生豬現代農業園區”。
如今,每年梅花盛開時節景區形成的“萬畝梅園,十里花海”壯美花海景觀讓這里游人如織。6-7月,成熟的青梅綴滿枝頭,果香四溢,果農們便開始忙碌著進行果梅的拾取、裝車、烘干、晾曬等工作。
“客商可以直接把車開到果園里收貨,游客體驗感也更舒適了。”談及如今的變化,張小斌感慨萬千。據他介紹,園區核心區域為平通羌族鄉桅桿村、易大村,僅桅桿村就有7000余畝果梅,預計今年總產值可突破千萬元。
“這片果園以前還是荒山。”在距離印象梅林40公里外的高村鄉車厘子現代農業產業園,平武縣弘安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湯慶安對于基礎設施改善、項目升級帶來的變化同樣欣喜。
“今年車厘子的銷售超過200萬元。”據他介紹,60多畝的葡萄園正在套袋,預計十月份成熟上市,而不遠處從荒山打造而來的400余畝果園也將全部投產。“游客可以到果園現摘現采,晚上還可以住進高村的精品民宿。”
作為平武東西部協作重點項目之一,東西部依托高村鄉福壽村獨特自然生態優勢,打造出有機生態綠色食品生產基地+休閑觀光農業旅游一體化的農旅產業。
這些只是通過項目幫扶,改善當地變化的一個縮影。衢平東西部協作以“項目+產業”為發展導向,先后投入5440萬元資金,建設高村鄉車厘子園、蘋果園、高端民宿、自然教育基地配套等為基礎,高標準建設未來鄉村。
產業協作 變“輸血”為“造血”
從“輸血”到“造血”,產業是基礎。
近日,走進平武縣鎖江羌族鄉黃坪村“厚樸香菇”產業園內,一座座標準化香菇大棚鱗次櫛比。大棚內,菌棒整整齊齊地擺在菌架上,不少香菇正在升柄展傘,長勢喜人。
“黃坪村一直以來就有種植香菇等食用菌的歷史,但種植技術欠佳、品種先天不足。”鎖江羌族鄉黨委副書記、鄉長何洋介紹,受限于交通、技術等原因,這里的香菇沒有市場競爭力,未能實現產業化。
如何依托資源稟賦,以香菇為突破口帶動農民就業增收?
為此,衢綿東西部協作衢江駐平武工作小組與平武縣當地政府深入一線,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在黃坪村建設了“厚樸香菇”產業園。該產業園占地42畝,總投資580萬元,其中東西部協作資金420萬元,于2022年9月竣工。
“廠房更加規范、生產能力更好、村集體經濟更強、村民更富了。”談及產業園投運以來最明顯的變化,何洋脫口而出。
何洋介紹,產業園的一大特色是就地取材,以粉碎的厚樸樹枝干作為香菇培養基質的主要原材料,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實現本地農產品循環利用,更重要的是讓香菇擁有了厚樸成分,附加了藥用價值。在帶動村民致富增收上,產業園除了可為村民提供超30個就近務工機會,還將培養好的菌棒,賣給老百姓,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余場地,只需補充水分即可進行簡易種植,等待出菇。“少風險、少技術成本,戶均增收每年可超30000元。”何洋介紹,僅黃坪村就帶動“庭院經濟”種植戶超30戶。
此外,廣泛的資源對接也不斷助力當地的香菇產業發展。平武縣鎖江羌族鄉黃坪村集體經濟聯合社與綿陽市農科院,合作發展厚樸香菇產業,創建清漪羌谷品牌,培育出平武原種厚樸香菇,延伸了產業鏈條。
去年,鎖江羌族鄉年生產菌棒達200萬袋,總產值突破1000萬元。
不僅有立足當地資源稟賦,依托浙江民營經濟、特色產業等發展優勢的產業協作,也有因地制宜的招商引資。
位于平武縣古城鎮的平武百萬羽蛋雞養殖項目傳來好消息,項目一期8個廠房已經處于設備調試階段,即將投產。該養殖項目是在衢—平東西部協作機制下,引入浙江的公司在平武注冊成立的綿陽綿牧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計劃總投資2。6億元,3。65萬平方米的場地包含養殖圈舍、有機肥庫房、飼料配置房、蛋庫及配套設施等。
項目全部投產后,將年產量2000噸的雞蛋。“屆時,基地不僅大量采購當地群眾的玉米等糧食用作雞飼料,還將把雞肉、蛋運至5公里外的平武縣域農副產品加工暨冷鏈倉儲物流園區加工,提升產品附加值。”四川綿牧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洋介紹,該項目將在當地形成龍頭效應,帶動周邊養殖戶一起發展,基地還可以為50余名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成為助力當地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
截至今年6月,衢江、平武共建產業園區4個,招引入園企業10家,累計招引23家企業落地西部,到位投資額達14。5億元,總投資5億元以上項目三個。
凝聚合力 鄉村振興方興未艾
去年8月,陳建英主動報名從衢江來到平武縣北山小學支教。一年多來,她堅持“扶智”與“扶志”相結合,用心用情為平武教育事業發展添磚加瓦。
“綿陽教育資源豐富,平武也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這里也是一個和本地老師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過程,很高興能為平武的教育和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回憶一年來的支教工作,陳建英深有感觸。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衢江、平武兩地不斷加強人才協作,來自衢江的老師、醫生等專業技術人才來到平武,續寫東西協作新篇章。
“2021年新一輪東西部協作啟動以來,衢江選派36名醫療教育等方面人才奔赴平武開展協作工作。”原浙江駐綿工作隊隊員、平武縣政府辦副主任(掛職)袁偉華介紹,為推動平武教育事業發展,衢江平武兩地累計投入協作資金1200萬元。此外,每年投入200萬成立勵志獎學金、捐贈20萬成立名師工作室,減輕了587個困難家庭經濟負擔。
雙方還共同打開消費和勞務市場,聯合衢江區、常山縣、龍游縣三地,累計幫助平武縣消費幫扶1。84億元,舉辦鄉村振興干部人才培訓班92期,培訓4781人次,促成9950人平武勞動力實現省內外就業。
在與衢江的協作過程中,平武也不斷創新探索,挖掘內生動力。
為發揮“金融杠桿”助力村集體經濟發展,平武縣出臺《東西部協作平武縣“百村共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貸款分險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與平武農商銀行合作,以現有產業為基礎重點支持清漪江鄉村康養產業帶、高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帶、白馬藏族文化產業帶等區域村集體連片打造。自“百村共富”分險基金實施以來,共審批精品民宿、農業種植、農產品加工、中藥材加工等領域項目53個,共計授信貸款8464萬元,銀行放貸項目17個,放貸金額為2454萬元,成功讓“小基金”撬動“大發展”。
如今,在鎖江羌族鄉,一個產值過千萬元的“厚樸香菇”產業園初見雛形;在北山小學,教育幫扶讓先進的教學理念在這里生根發芽;在響巖鎮,智慧農業數字化平臺解決了萬畝桃園的管理難題……
衢平攜手,讓鞏固脫貧成果的質量越來越高,產業協同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鄉村振興的根基越來越牢。(付喬崧 郭超英 川觀新聞記者 任紫鑫)
?。▉碓矗捍ㄓ^新聞)
編輯: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