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突破性嘗試
中縫重工有了全自動化“黑燈工廠”
中縫重工包裝車間
綿陽新聞網訊 近日,記者在四川中縫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看見,4000平方米的機械加工車間里,只有零星幾個工人偶爾檢查巡視,生產效率和產值卻大大提高。
中縫重工行政辦主任江紀國道出了其中的奧秘,這是公司正在建設的智能化“黑燈工廠”項目,43臺全自動加工中心通過數字化智能互聯,可以實現7天24小時“不知疲倦”地工作。
“以加工機殼為例,以前一個工作日8小時只能加工4個,而‘黑燈工廠’24小時作業,每一臺全自動加工中心可加工12個。同時人員也可從以前的50人減少至10余人,不僅節約人工成本,還能大大提升生產效率。”江紀國告訴記者,“黑燈工廠”投入使用后,預計公司整體效率可以提升20%,產能提升30%左右。
在縫制設備行業建設“黑燈工廠”,是中縫重工實現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一次突破性嘗試。
作為縫制設備龍頭企業,中縫重工有100余家鞋服箱包、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客戶,多批次的生產特點越來越明顯,亟需探索智能化生產,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從去年1月份搬入新廠區,我們累計投資了3000多萬元進行‘智改數轉’。”江紀國介紹,得益于智能化設備的投入,為工業生產線插上了智慧“翅膀”,推動企業加“數”發展。
中縫重工打造的“黑燈工廠”僅僅是我市工業領域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縮影。機械手臂在生產線上舞動,AGV物流車往來穿梭自動輸送……在我市多家工業制造企業,“智改數轉”已不再是一句簡單的口號,而是眼前一幅幅真實生動的場景,是企業擁有的“智慧大腦”“火眼金睛”。
為進一步加快企業“智改數轉”步伐,今年以來,我市推出并落地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和創新實踐,激活了企業主體“智改數轉”從“要我做”到“我要做”,著力解決不愿轉、不會轉、不能轉的問題,通過抓示范、重應用、促融合,推動大中小各類企業乘“云”而上、借“數”發展。
??松悄軅}儲數字化產線建設項目等15個項目進入2024年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項目申報公示名單;長虹CHiM工業互聯網平臺成為全省首家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九州光電子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企業;長虹新能源“5G示范工廠領引‘智’造再提升”獲評2023年四川省“5G+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長虹集團、長虹智能制造、虹信軟件入選四川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供應商名單……我市在推動“智改數轉”的進程中碩果累累,目前,已有256家規上工業企業實施了“智改數轉”,全年有望突破400家。(記者 唐甜 蔣成林 實習生 張樂涵 文/圖)
編輯:郭成